热搜词

老黄金城网站:“邓家老院子”孕育出一位“人民的儿子”

来源:网络 2021-02-05

肃立在邓小平铜像广场前,献花篮、整理缎带、三鞠躬、行注目礼......来到邓小平故里瞻仰小平铜像的每一位中国人都饱含深情。

邓小平故里景区。

邓小平故居陈列馆。

广安是四川红色旅游的优秀代表,邓小平故里就坐落于此。景区占地800余亩,由邓小平铜像广场、邓小平故居陈列馆、邓小平同志故居等近20个景点组成,其中,翰林院子、蚕房院子以及邓家老井、放牛坪、清水塘、洗砚池、神道碑等景点,充分展示了邓小平同志青少年时期的活动足迹。

邓小平铜像。

邓小平铜像广场占地26亩,三面环山,状如座椅,邓小平铜像便座落在绿色幽静的自然环境之中,既庄严肃穆,又亲切自然。铜像高2.5米,重1.8吨,这尊铸铜座像面容温和,两颊瘦削,目光敏锐深邃。小平身穿短袖衬衫,军便裤,沿口布鞋,面带微笑地坐在椅子上,亲切地注视着家乡的山山水水,似乎抖落一身风尘,回归故里,常驻于故乡人民心中。

邓小平故居。

邓小平故居院落。

时间,记录着一切。坐东朝西,由东、南、北三组单层建筑组成的邓小平故居占地833.4平方米,共17间房屋,工艺精湛,风格独特,是典型的川东民居建筑。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诞生于这里,并在这里度过了15个春秋。故居内有农具屋、织布室、横堂屋、饭厅、小平姐妹们的住房和邓小平童年、少年时代住过的房间等。在邓小平曾经生活、学习过的房间里,至今还保存着他儿时睡过的木床等物品。

邓小平童年、少年时代住过的房间。

邓小平故居正堂屋。

邓小平手迹。

据介绍,院落是由邓小平祖上三代人陆续修建的。最早修建的是位于北面的北厢房,由邓小平曾祖父修建于清同治年间,迄今已有140多年历史。这座具有浓郁川东风情的农家三合院,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邓家老院子”。

邓小平同志全家离开后,这里并非一直无人居住。1951年,邓小平全家离开广安迁往重庆以后,按照小平同志意见,老家的房屋全部交由当地政府分给了乡亲们居住。后来,这里曾作过公共食堂、文化站、幼儿园、保管室。直到小平同志第三次复出后,广安县才有意识地对院子进行保护,并迁出了在此居住的农户。自那之后,邓小平同志故居的保护逐渐升级。

陈列馆内部。

邓小平手迹。

陈列馆内邓小平铜像。

馆内陈列物品。

检阅车。

邓小平故居保护区成立至今已有19个年头。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每年接待游客300余万人次。

深圳特区报文章《东方风来满眼春》。

馆内展品。

来源:深圳新闻网

[展开全部↓]
关键字:
相关资讯
查看更多
热门游戏
返回 回到顶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