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大奖18dj18网页版:教局10方向解困局 通识变革重回正轨

来源:网络 2021-02-04

本港通识科乱象近年愈见浮现,香港文汇报日前全面拆解自推出以来的通识“异化”之路,揭示科目发展四个阶段的脉络与问题所在,也呼应教育界、政界和社会人士对通识的批评声音。至去年11月底,施政报告提出要纠正通识科的问题,教育局随即确立科目改革的10大方向,香港文汇报为读者整合并逐点分析,展示相关措施如何切中要害,协助将学生的学习拨乱反正。

【方向一】冠以新的科目名称

* 通识科近年在“黄师”操弄下遭污名化,成为以偏颇信息挑动矛盾的政治动员科。

* 课程发展议会最新成立的“重新冠名科目委员会”,近日提出“公民”、“社会”及“文化”等关键词;新名称有望更准确反映课程宗旨中“加深对自身、社会、国家、人文世界和物质环境的理解”、“在多元社会中欣赏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观点”、“建立正面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成为对社会、国家和世界有认识和负责任的公民”等重点。

【方向二】保持科目为必修必考

* 对通识科的初心,社会普遍认同及支持其必修必考价值。

【方向三】透过涉及香港、国家及全球发展的重要课题,拓阔学生的国际视野,联系不同学科的知识、培养明辨慎思能力,以理性分析当代领域的课题

* 学校课程检讨专责小组指出,通识科是要让学生从多角度研习富争议性的课题,在理性分析和实证为本的基础上培养明辨慎思和解难的能力,以及认同国民身份和具备国际视野。

* 团结香港基金报告认为,通识科初衷在于可横跨不同学习领域,连系不同核心和选修科,肯定其于高中学制的重要核心科角色。

【方向四】不设“独立专题探究(IES)”,减轻师生工作量

* 为学生创造空间及减低考试压力,是学校课程检讨专责小组建议的重点,小组主席陈黄丽娟认同,在通识改革上当局有责任丰富报告内容“走远一点”。

* IES当初“卖点”是培育学生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但现时中小学课程其他科目和学习经历同样能达此目标。实际上IES已成为通识科负担过重的“元凶”之一,逾六成教师认为相关工作量过大、人手不足,将之取消可大大给师生纾压。

【方向五】公开考试只设合格与不合格

* 团结香港基金报告指,透过只设合格与不合格,有助学生及通识科重新定向,打破以往“执着于学习成绩”的考评机制;当学生不再聚焦于最终分数,师生可更注重学习过程,让考评从“对学习的评估”转向“促进学习的评估”,推动学生实践自主学习、自我评估及自我规范;这些目标正是通识科的核心,但以往被公开试压力掩盖。

【方向六】订明重要学习概念,加强知识内涵,建立稳固知识基础

* 通识科“内容太广”、“知识基础不足”等问题长期为人诟病;学校课程检讨专责小组表明,应厘清课程范围,订明重要概念,并适时更新当代已发展成熟的课题供学生探究。

* 团结香港基金调查指,多达86%教师及校长认同通识课程需具体列出关键概念;教育界则认为,学生很多时还未充分掌握通识科“议题”背后的人文或科学概念,便要进行论述,最终沦为“吹水”,如清晰地列出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将可令学习更全面、到位。

【方向七】重整及删减课程内容,包括课时,大约是原有内容的一半,释放空间予学生学习

* 学校课程检讨专责小组报告表明,应缩减通识科课程内容,有关建议于公众咨询获普遍支持;此举能为学生创造空间,让他们得以按需要修读更多选修科,亦可促进全人发展,发掘和钻研个人兴趣,甚或探索人生目标与事业方向。缩减课程亦有利于进行更深入和互动的学习模式,让教师透彻全面教授核心科,并更适时指导学生。

* 团结香港基金报告则认为,通识科内容广泛但授课时数有限,影响学习成效,而课程衔接不足,令课程进度不一致,难以达至深入讨论的问题进一步加剧;报告又指教师们大致支持削减通识科内容,又引用教师调查,显示较多希望删减“自我了解”主题。

【方向八】重视培养学生的正面价值观、积极态度及国民身份认同,学习国家发展、《宪法》、《基本法》和法治

* 根据通识科课程及评估指引,课程宗旨包括培养学生成为有识见、负责任的公民,认同国民身份,并具备世界视野;在“法治和社会政治参与”主题中,亦表明会教授宪法与基本法对香港居民的重要性。指引附录亦有记录有学校组织内地考察团,紧密联系学生于通识科课程的学习,特别是“现代中国”单元。考察团能让学生亲身体会课堂所学,加深对国家的理解,并增加对国家的归属感。

【方向九】提供内地考察机会,让学生亲身认识国情和国家发展

* 学校课程检讨专责小组报告指,2019年香港发生社会动荡事件,不少学生牵涉其中。社会上有不少意见认为必须在价值观教育、让学生认识社会和国家(包括《宪法》和《基本法》及中国历史)、及信息素养等方面锐意加强;帮助学生在本地法律框架内理解人权、民主和法治,从而让他们能与其他地方的制度作知情和有意义的比较。报告虽未有直接提及为学生提供内地考察,但有建议教育局为全港所有通识科教师举办全新的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包括内地考察团,协助教师掌握科目的理念、目标、宗旨和教学法,以有效推行课程。

【方向十】设立“适用书目表”(即是经审批的教科书)

* 通识课本“无王管”问题严重,香港文汇报过往多次爆出偏颇教材内容,包括渲染违法“占中”的所谓“公民抗命”是“光荣”、“高尚”;利用过时、偏颇的数据及论述抹黑内地;将政治活动美化成“作为社会一分子的付出”,鼓吹年轻人参与激进违法行为等。

* 团结香港基金报告指,通识科教材质素近年引起了社会关注,另网上媒体逐渐成为现今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严重影响课堂上教材的准确性及中立性。因应高达87%教师依赖教科书作为教学基础,更有39%以社交媒体作为其中一个主要的教材,报告建议政府应双管齐下,公布清晰而透明的审核准则,扩大涵盖范围至随教科书附带的教材;并推荐合适的网上学习资源,公开予公众查阅。

* 学校课程检讨专责小组报告亦指,支持教育局考虑将通识科的“教科书”纳入现行的课本送审机制,与其他科目看齐。

来源:香港文汇报

[展开全部↓]
关键字:
相关资讯
查看更多
热门游戏
返回 回到顶部
x